冬(172~220)

172-竹(冬) 


學名:Bambusa L.

英名:Bamboo

植物分類:禾本科

園藝分類:常綠木本

原產地:東南亞及非洲

葉色:黃綠、深綠或綠底上有白、黃等稿斑

用途:食用、藥用、家具、盆栽、庭園、綠籬和坡地等露地栽培。

花語/虛心,君子,節節高升,避邪,堅貞,平安,高風亮節

   

竹環屋宇,午休時分徐徐搖影,幾篩竹影游移地上,此時手執書卷,臥躺閒讀,可是多隱逸、多逍遙!當然,除非在郊外或山裏頭蓋一棟茅舍或別墅,周圍都種滿了竹子,否則在現代人的生活中,要想輕易的「居有竹」,可是相當奢侈的。

 

竹在四君子中,除了兼具有清高亮節的氣韻外,還蘊含了異乎尋常的彈性,這種性質並非妥協,相反的,卻是一種可屈可伸的可愛個性,「雪壓竹枝低,雖低不著泥;明朝紅日出,依舊與雲齊。」起垂之間,表現出多少的韌性,這不僅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個性,也是其花語「虛心」、「君子」、「堅貞」的由來。

 

在中國人的詩情中,「竹影」更是惹人憐愛遐思。相傳唐明皇有一天看見竹影橫斜,映在窗上十分可愛,據此而創造出墨竹的畫法。而「不知昨夜蛟龍起,化作瀟湘一片秋!」、「拂牖分龍影,臨池待鳳翔。」這兩句更是一種化龍招鳳的暇思,詩人將竹影、竹葉融合成幻,進而將感情昇華,使竹更添浪漫色彩。

 

梅、蘭、竹、菊號稱「四君子」,竹居第三;松、竹、梅謂之「歲寒三友」,竹為第二,可見竹在中國人心中受歡迎的程度了。竹是中國人美化庭園時不可或缺的花木之一,更是南國村落莊院的重要標誌。所謂茂林修竹、竹影婆娑、秀竹翠滴,更是描寫優美環境的常用詞。

 

竹類的自然分布,雖然遍布世界各地,然而,還是以亞洲最為繁盛,尤其是東南亞地區,擁有全世界90%以上的竹類資源,再加上中國的文人雅士愛竹、欣賞竹,千古不變,無怪乎竹子也成了中國的代名詞。

 

竹子為禾本科的常綠木本,全世界共有一千多種。英名Bamboo,源自於馬來西亞語Bambu,因為以前馬來西亞原住民每回看到竹林起火燃燒,就聽到「嗶剝」的爆破聲,因而稱竹為Bambu,現在歐美語系中的竹字,如法語的Bambou、德語的Bambus,也大多源自於此。

 

竹和一般的樹木,在形態和生長上有極大的差異。這種禾本科的植物,地上部是由有節的竹稈、竹枝和竹葉組成,竹稈基部連著地下莖,莖節上細細的鬚根,才是真正的根。它的生長方式,則與一般的樹木大不相同,它並不會隨著年齡不斷的長大,而是在一個成長季節裡,便像吹氣球似的成長,例如桂竹、孟宗竹等,只需五個星期便長大成材了。

 

一般常見的竹子,都適合庭園露地栽培,只要土質疏鬆,略帶沙質的土,都可以栽培良好。而適合盆栽的竹子種類並不多,比較常見的有紫竹、葫蘆竹、崗姬竹、稚子竹和金絲竹等五種。紫竹的竹稈與竹枝幼嫩時呈綠色,約半年後轉為紫黑色,盆栽時古意盎然;葫蘆竹則因節間膨大似葫蘆的形狀而得名,無論盆栽或庭植都適宜;崗姬竹為高度僅約30公分的迷你竹,多呈叢生狀,葉緣有纖細剛毛;最可愛的稚子竹,高度不及15公分,嬌小玲瓏,葉色淡綠且夾雜淡黃色直紋;竹稈金黃略帶綠色條紋的金絲竹,不僅造型獨特,且最富觀賞價值。

 

適合庭植的竹子,種類繁多,如青翠可愛、竹尾呈倒U形且下垂的方竹;竹稈金黃的金絲竹,不僅韻味十足,更能增添庭園景緻;此外,如鳳尾竹、內門竹等,都是上乘的庭園竹。 




174-火鶴花(冬)

 

學名:Anthurium spp.

英名:Anthurium, Flaming Lily, Flamingo Flower

別名:安世蓮、紅苞芋、火燭、尾仔芋、花燭、尾花芋、紅掌、豬尾花、畫板花、火燄花燭

植物分類:天南星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草本

原產地:哥斯大黎加、哥倫比亞等熱帶地區

花色:紅、白、綠、橙、桃紅、粉紅、深紅

花期:全年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/燃燒的心,熱情,煩惱,用心關懷

 

 

 

  美豔的火鶴花,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觀葉和觀花植物。它來自天南星科的大家族,有著美麗且顯著的心形苞片,稱為「佛燄苞」,就像光彩奪目的火鶴高高的聳立著,睥睨群芳。而真正的花,則是從苞片上抽出的棒狀肉穗花序,反而常被人們忽略或遺忘!

 

  「火鶴花」一名,來自英名Flamingo Flower;別名「安世蓮」則是由其屬名Anthurium音譯而來的。

 

  火鶴花的屬名Anthurium,係由anthos(花)和oura(尾)二字結合而來的,意即花的肉穗花序有如動物的尾巴一般。

 

  火鶴花因植株性狀以及花苞多為紅色,而稱為「紅苞芋」,我們常將觀賞主體的佛燄苞,誤以為是花,其實那只是花的附屬器官,真正的花是肉穗花序上的小花,小花集合成棒狀或動物的尾巴狀。

 

  火鶴花可賞花亦可觀葉,有些品種的花極為豔麗,佛燄苞長度可達30公分,寬亦可達20公分;苞片的顏色以紅色為主,另有淡紅、鮭肉色、白色、綠色、橙色和桃紅等。

 

  火鶴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因品種之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,可由10公分至數十公分不等。大花品種學名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.,英名Flaming Lily;小花品種學名Anthurium scherzeranm Schott.,英名Pigtail Plant。葉片為長橢圓形或心臟形,葉柄甚長,可達60至80公分,小型盆栽品種葉長20至30公分;葉色深綠,基部呈心形。莖極短小,除了著生葉片外,也會長出不定根,著地後可變成永久根,所以,短小的莖可利用於扦插繁殖;莖因品種的不同,又有直立性和蔓性之分。

 

  火鶴花因其形狀奇特且顏色鮮紅耀眼,另有「豬尾花」、「畫板花」和「火燄花燭」等別稱。火鶴花的花語雖有「熱情」、「熱心」、「關懷」的寓意,但贈送此花給人時,不宜贈送單枝,因為這並非表示對方「獨一無二」或「一心一意」,而是「孤掌難鳴」,也就是徒具熱誠。最好是贈送多枝,或三或六或九,廣東人乃是取其「三三不盡」、「六六大順」和「長長久久」的意思。

 

  火鶴花另有白色品種,可是白色火鶴花不宜贈送他人,請勿以為白色的就是代表純潔,因為在原產地,白色火鶴花代表「假情假意」,因為土著們相信那是代表一顆褪色和漂白了的心。

 

  在西洋星座裡,火鶴花宜送給生肖屬虎和屬馬的人,也與獅子座和金牛座的人相配,但卻不宜送給水瓶座的人,不知是否因為水火不相容的關係。

 

  盆栽的火鶴花,雖然一般都以「紅苞芋」稱之,但其彎曲的肉穗花序就如同火鶴的頸部,佛燄苞則像火鶴的身體,花莖則酷似火鶴的長腳,是如假包換的「火鶴花」,也是過年佳節贈送親朋好友的最佳花禮。

 







176-麒麟花(冬)


學名:Euphorbia milli Desm.

英名:Bojers Spurge,Grown-of-thorns

別名:花麒麟、番仔刺、虎刺花、鐵海棠、老虎簕、獅子簕、番仔樹

植物分類:大戟科

園藝分類:肉質小灌木

原產地:馬達加斯加

花色:紅、黃

花期:全年

用途:盆栽、綠籬、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/自衛,防人之心不可無

 

 

 

  名字吉祥、花色富貴的麒麟花,其特殊的模樣應可列入奇花異卉一族了。長滿刺的莖像極了惡魔的腕足,受傷的傷口還會流出白色的乳汁,所以有個猙獰的別名叫「惡魔的手掌」,愛好者除了喜歡它的奇特外,更利用它的莖來雕塑成不同的動物造型或做為綠籬栽培。

 

  麒麟,雖然真的獸體已不復存在,然而長久以來,我國民間便一直將它視為吉祥、如意的象徵。這種植物全株都長滿了銳利的長刺,凜然不可侵犯,顯示出麒麟的威嚴,故以「麒麟」命名。而紅色的總苞卻是那樣的祥和,讓人有安定、溫暖的感覺。此外,也有人將它全身的銳刺視為保衛的武器,加上其兩兩對生的苞片,而認為它是一種非常懂得自衛的植物,這也是其花語「自衛」、「防人之心不可無」的由來。

 

  原產熱帶美洲的麒麟花,為大戟科的常綠性灌木,植株很少超過1公尺,莖多分枝且具有屈曲性,可塑造成不同的形狀。莖黑褐色或淡褐色,上面長滿銳利的長刺,全體含有乳白色汁液,只要植物體任何一部分受傷,都會有白色的乳汁流出。葉的數目較少,僅有數枚生長於枝條先端,卵形、倒卵形火長橢圓狀篦形,長3~5公分,先端圓鈍而有尖突,基部狹或鈍,紙質或厚紙質,全緣,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顏色較淡,葉柄較短。

 

  麒麟花的花很特殊,和一般植物的花大不相同,它的花朵事實上是花序,植物學上稱之為「大戟花序」;花序上長得類似花瓣狀的花苞,稱為「總苞」,其功能常來代替花瓣吸引昆蟲注意,以便傳播花粉和授粉,達到傳宗接代的任務。苞片的基部常有肉質蜜腺,具有分泌及排泄功能。此外,在整個花序裡大約著生有雄花10至15朵,中央則有雌花1朵。在雄花中常有小苞,雄蕊花絲很短,花藥1至2個,常雙生於有節的花絲上。雌花的子房有柄,花柱細長,先端有分歧的柱頭3條,細而短,常帶有紅色。

 

  原產於非至洲馬達加斯加的麒麟花,大約在十八世紀,便由中國大陸華南移民時引進,目前臺灣各地都有它的蹤跡。

 

  在原產地的麒麟花會結蒴果,成熟時自動裂開。惟臺灣長久以來實行無性繁殖,加上氣候的關係,鮮少看到它結果。

 

  麒麟花在廣東一帶常被稱為「獅子簕」,或許因其植株多刺,萬物不敢侵犯,像獅子一樣具有威嚴。其他別名「虎刺花」、「鐵海棠」、「老虎簕」,大多是和它的植株長相有關;而在臺灣,有些地方稱它為「番仔樹」或「番仔刺」,來源為何,則不得而知。





178-拖鞋蘭(冬)


學名:Paphiopedilum sp.

英名:Lady's Slipper

別名:仙履蘭、芭菲爾鞋蘭、淑女拖鞋、布袋蘭

植物分類:蘭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草本

原產地:亞熱地區和溫帶地區

花色:紅、黃、綠、白、褐等色

花期:8至翌年6月

用途:切花、盆栽

花語:桃紅色/深思熟慮

綠色/有責任感

 

 

 

頗具古典美人韻味的拖鞋蘭,獨特的花唇(唇瓣),是那麼的嬌媚動人,也因此使得瑞典的植物學家之父林奈,有感於此而將它命名為「女神之足」;英國人則稱呼它為「淑女的拖鞋」(Lady's Slipper);我們中國人則喚它「仙履鞋」;不過,到目前為止,似乎以「拖鞋蘭」的稱呼最為順口,顧名思義,馬上可以讓人想像出它那可愛的模樣,當然,這也是中國字傳神之處。

 

奇特的拖鞋蘭,除了有淑女鞋、仙履蘭的別名外,也有人稱它為「布袋蘭」。產於墨西哥南部至祕魯、巴西等地的品種,由於兩枚花瓣特長,所以,更有人戲稱它為「老公仔嘴鬚」。

 

擁有許多雅名的拖鞋蘭,有一則關於它的故事是這樣說的:

 

據說天帝有七個非常漂亮的女兒,當她們知道人間某個富翁的家裡有個種滿奇花異卉的花園之後,每天下午沐浴完,便趁著父母親不注意之際,穿著長長的睡袍和美麗的拖鞋,偷偷的溜到富翁的花園裡玩耍,直到天帝要關上天門時,才匆匆的趕回天庭。

 

最初,花園中盛開的百花和碧綠的小草,都展開笑顏迎接這些漂亮的仙女,七仙女也盡情的欣賞美景和玩樂,彼此相處愉快;然而,漸漸的,她們便露出頑皮的本性,在花園裡捉迷藏,跳跳踏踏的,花草被她們踐踏蹂躪得垂頭喪氣,很是生氣。

 

一天,花草們趁最小的仙女不注意時,故意將她絆倒且將她的拖鞋藏在蘭花的懷裡,偽裝成花瓣,仙女們遍尋不著,又不得不在天庭關門之前趕回。

 

回到天庭,在媽媽的追問下,她們終於道出了實情,也因此而被禁止再下凡人間,花園裡的花草們才因此而恢復了生機。至於小仙女的拖鞋,則始終留在蘭花的花瓣上,且逐漸變成了有趣的拖鞋蘭。

 

這個頗富趣味性的故事,則因此造作了拖鞋蘭往昔常用的屬名-Cypripedium,這是植物分類學上初期所用的屬名,是由拉丁文中的Kypris(女神)和pedion(拖鞋)二字組合而來的;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它那奇特造型的唇瓣,和其他的蘭花完全不同,形成半橢圓形的袋狀或碗杯狀,有如拖鞋的先端而得名。

 

拖鞋蘭的花瓣很厚且具有光澤,花朵的壽命很長,短的也能開花達三個星期之久,長的甚至可耐五至八週。在花朵構造上,除了美麗有如拖鞋形狀般的唇瓣外,萼瓣亦極為特殊,背萼片特別發達,呈橢圓形或倒心臟形,在各萼瓣中形狀最大,也是供人欣賞的重點之一,尤其有條紋、斑點等花紋的品種,常常就在這背萼片上表露無遺。

 

色彩雅緻的拖鞋蘭,雖然沒有嘉德麗亞蘭和蝴蝶蘭那麼般的華貴與富麗,也沒有瑰麗多變的色彩,然而穩重、樸實的花色仍然頗具魅力,也同樣受人喜愛。其花色包括白、乳白、黃、綠、粉紅、紅褐,以及粗細不一的紅褐色、黑褐色條紋或斑點等。

 

  花姿嫵媚、花色豔麗、花瓣質感如絲絨般的大岩桐,其花朵在豐富、濃綠的碩大葉片陪

襯下,更顯得雍容而華貴,讓人想都想不到它居然也是球根家族的一員。

 

  花朵碩大、豔麗的大岩桐和花朵小巧可愛的非洲堇同為苦苣苔科的植物,喜歡高溫多濕的半日照環境,在臺灣中、南部地區可全年生長且開花良好,非常適合室內栽培和觀賞。

 

   原產於南美巴西的大岩桐,早在1817年,就被英國的園藝學家Conrad Loddiges將它命名為Gloxinua speciosa;後來為了紀念德國波昂大學教授Wihelm Sinning氏,又改為Sinningia speciosa,中名譯為「新寧治花」。

 

  植物分類學上屬於苦苣苔科大岩桐屬,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由於具有球狀的地下部

塊莖,所以常被列為球根家族中的一員。

 

  植株低矮的大岩桐,株高10至35公分,植株橫向分布株徑約30公分;肥大的變態地下塊莖呈扁球形或長條形,由其芽點可萌發出新芽成短莖,但一般都不明顯,葉片成對著生其上,全株上下多汁液,外表均披有柔軟的茸毛。肥厚的橢圓形葉片,碩大而呈十字對生,具鋸齒緣,葉長10至18公分,幅寬5至8公分,具短柄,健壯的葉片呈深綠色而有光澤。

 

  花梗自葉腋間抽出,粗長且伸出葉叢,每株可著花數朵至數十朵,花型鐘狀向上開放,

花莖7至12公分,有單瓣、重瓣之分,色彩鮮豔,計有濃紫、深藍、鮮紅、粉紅、純白、暗紅和斑點、鑲邊等複色花,例如紅花白邊、藍花白邊等,因品種之不同,而各有異趣。

 

  大岩桐的花瓣有天鵝絨般的質感,給人的感覺就是那麼般的高貴而嬌美,也難怪它有個

別名叫「絲絨花」;雖然於仲夏時節開花,卻仍讓人愛不釋手,當然自有其迷人的媚力。

這也是其花語「華美的姿態」的由來。

 

  大岩桐花後可結蒴果,內含細小種子,成熟種子呈深紫紅色,可作為播種繁殖用。大岩桐除了可用種子播種外,也可以葉插或塊莖分球來繁殖。

 

  大岩桐有個別名為「洛仙花」,是由英名Gloxinia音譯而來的;此外,還有個美麗的別名叫「落雪泥」,有人說是因其地下變態塊莖帶有許多芽點而來的,但真正來源如何則已不可考。

 

  將大岩桐贈與他人時,宜考慮其花色。如初識的情人宜送紅花,表示「對他(或她)有意思」;熱戀時宜送紫色花,表示「浪漫」;而如果只是君子之交,則以純白色花較恰當。




180-百日草(冬)

 

學名:Zinnia elegans Jacq.

英名:Zinnia,Youth-and-Old-Age

別名:百日菊、火球花、千日草、長久花、庶民之花、貧民之花、對葉梅、魚尾菊、步步高、節節高

植物分類:菊科

園藝分類:一年生草花

原產地:墨西哥、北美中南部

花色:除藍色系外,有紅、黃、橙、白、粉紅、紫色等,幾乎包括了所有的色彩,並有絞紋複色花。

花期:全年(春播夏秋開,秋播冬春開)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。

花語/思念離別的朋友,思念亡友,友誼永固,回憶,歡樂

 

 

  耐暑性甚強的百日草,是夏季花壇的主角之一,由於花朵壽命長,所以被命名為「百日草」。又由於花期長,可以長時間觀賞,因此,也稱為「千日草」和「長久草」。

 

  原產於墨西哥、北美洲中南部一帶的百日草,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嘉年華會時,人們常將這花大量的拋散開來,使得整條街道到處都充滿繽紛耀眼的花海。在很久以前的一部巴西電影中,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敘述:

 

  一位年少清純的少女,在嘉年華之夜,不幸被死神奪去了生命,美麗佳人雖然香消玉殞,然而,她卻化作千百萬朵的百日草,將這一年一度的盛會裝飾得五彩繽紛,觸目所及,一片花海,熱情而奔放。

 

  雖然少女已死,但是在愛戀她的青年心中,她卻永遠活著,且永遠如此美麗,那完全是因為在他心中有股強烈的「愛」啊!這也是百日草花語「思念亡友」的由來。

 

  生長迅速的百日草,姿態優雅富變化,花色變化繁複而且鮮明豔麗,非常具有魅力。同時其用途也頗為廣泛,除了是插花的上等花材外,更是一般花壇、庭園常利用的草花。歐美國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栽種百日草,更將它稱為「庶民之花」或「貧民之花」,由此可見百日草廣受歡迎的程度。

 

  百日草莖直立,分枝多且張開成叢狀,株高可由15至60公分不等。葉對生,一對一對往上生長,故有「步步高」、「節節高」的別稱;長卵形,基部呈心臟形,微呈抱莖狀,全株具粗毛,葉面具魚尾狀的葉脈,故又有「魚尾菊」的雅稱。

 

百日草的頭狀花單生於莖頂,由於栽培歷史已久,經由改良後的品種繁多,色彩更是豐富,除藍色外,幾乎包括了所有的色彩,計有紅、黃、白、橙、粉紅、紫色等,而且除了單色系外,更有絞斑的複色花品種。花徑大小,可由2至15公分不等,大致上依其被利用的形式而分為下列幾個系統:大輪花高性種:株高100至120公分,花徑10至15公分,大多種植於庭園中心供觀賞。中輪花種:株高60至100公分,花徑6至8公分,大多利用於切花;另有株高60公分左右的品種,為花壇栽培和切花兼用。小輪花矮性種:株高15至40公分,花徑2至4公分,大多利用於花壇栽培。

 

花色豐富多變的百日草,在花壇配置的變化方式,不勝枚舉,以各種不同顏色所組合出來的百日草花壇,更是美得難以言喻。家庭栽培時,可以在陽臺上釘掛幾個長花槽,每個花槽種上不同顏色的百日草,當花朵一起開放時,五彩繽紛,一面毫無生氣的水泥牆,頓時生氣蓬勃。盆栽的百日草,若以漂亮的包裝紙包裝後,移入室內觀賞,相當耐久且美觀。





182-非洲菊(冬)

 

學名:Gerbera × hybrida Hort.

英名:Gerbera, Barberton Daisy, Transvaal Daisy, African Daisy, Flame-Ray Gerbera

別名:太陽花、太陽紅、嘉寶菊、火輪菊、日頭花、猩猩菊、扶郎花、非洲大丁菊

植物分類:菊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宿根性草本

原產地:溫帶及熱帶亞洲、非洲等地。

花色:紅、黃、橙、白、乳白、粉紅、深紅、桃紅等。

花期:全年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。

花語/神祕,興奮

  

  非洲菊有不少的中文別名,如「太陽花」、「太陽紅」,除了意味它性喜太陽外,更表示它特別倚賴太陽,如果沒有太陽光的照射,它是開不了花的,是少數能以太陽為名的花;也有人叫它「火輪菊」,因為它開花酷似小朋友筆下的太陽光,像一團火輪似的;客家人則因其花型豔麗的像天上赤炎炎的日頭,而稱它為「日頭花」;「嘉寶菊」則來自由屬名Gerbera音譯而來的。臺灣植物名彙中尚有「猩猩菊」、「扶郎花」、「非洲大丁菊」等別稱。至於「非洲菊」之名,可能是他的原產地在南非洲的緣故吧!

 

  據載非洲菊是在1928年引進臺灣,迄今已有半個世紀之久,不僅非常適應臺灣的風土,而且生長得相當良好。

 

  熱情有勁的非洲菊,大約有四十餘種原生種,由於花色豔麗且豐富,加上花期長,幾乎一年四季開花不斷,不僅深受人們的喜愛,也因此由野花被栽植成家花。

 

  野生的非洲菊,花徑較小,色彩也少,而且多為單瓣花;但是,自十九世紀末開始,園藝學家們致力於品種的雜交和改良,才使得新品種層出不窮,目前已育出花徑達15公分以上的大輪切花品種,使得人們對它更加喜愛。記得在民國七十四年的父親節,國人還將它列為代表父親的花卉之一,不知你是否也投了它一票?

 

  非洲菊為菊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歐美人士稱它為Transvaal Daisy或Barberton Daisy,此乃因為它的花型類似雛菊(Daisy)之故。

 

  非洲菊的葉根出,帶狀匙形,長30至40公分,有點類似菠菜葉的模樣,但是,葉面較為粗糙切缺少光澤,除了密生許多茸毛外,也常有起伏,葉緣呈波浪狀或粗鋸齒大裂刻,葉脈下陷,葉柄短。花自葉叢中抽出,單花,依品種之不同而有單瓣、半重瓣、重瓣之分,單瓣花指其僅有一圈舌狀花,重瓣花則是其舌狀花瓣化程度高,有時可多達60枚以上,其花型極接近雛菊;花朵的大小,則依其花徑之長短大約可分為大輪種(花徑達12公分以上者,大多利用於切花)、中輪種(花徑8至12公分,大多利用於切花、盆栽或花壇等栽培)和小輪種(花徑5至6公分,大多利用於盆栽和花壇栽培);生長良好的非洲菊,一株可同時抽出5至7枝花,花色計有黃、紅、白、粉紅、橙紅、淺紅、淡黃、淺紫色等,也有花心(即筒狀花)與舌狀花不同顏色的組合。

 

  贈送非洲菊時,請勿只送一枝,因為送一枝有「打腫臉充胖子」的意思;非洲菊也是獅子座和生肖屬豬的人之幸運花。此外,贈送單瓣花品種代表溫馨,贈送重瓣花代表熱情可嘉。白色花則表示「三分鐘熱度」和「名不副實」,所以,在送花之前,一定要考慮各種花色所代表的意義,否則送錯花表錯情,那可就得不償失了。



184-菊花(冬)

 

學名: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.

英名:Chrysanthemum

別名:秋菊、家菊、隱君子、齡草、翁草、千代草、黃花、壽客、女節、金蕊,……

植物分類:菊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草本

原產地:中國

花色:黃、紅、白、紫、粉紅、橘紅、深紫、淺綠、乳白,……

用途:食用、藥用、切花、盆栽、花壇及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: 清廉,清淨,高潔

    紅/我愛你,愛情

    白/真實

    黃/僅少的愛,微微的愛

 

 

  中國古代有位名叫桓景的男子,某日精通天文曆數的朋友費長房對他說:「九月九日你家會發生不幸的事,那天最好能離開家裡,攀登高山,喝菊花酒,才能避免災厄。」桓景聽了雖然半信半疑,但是,九月九日當天還是全家外出了。

 

  傍晚回家一看,家裡的畜牲全都橫屍在地。根據朋友的說法,那是畜牲代人犧牲了。從此以後,桓景都在九月九日這天登高山喝菊花酒,祈求全家人平安無事。流傳至今,九九重陽這天登高山、佩茱萸、飲菊花酒可令人長壽,已成為極富中國傳統情趣的風俗習慣。

 

  在日本,舊曆的九月九日這天,宮中也有所謂的「菊宴」。日本天皇召開了「觀菊會」,家臣們一面喝著菊花酒,一面祈禱一年中無病息災和延年益壽。而在舉行菊宴的前晚,將菊花花茶採下放於庭院中,翌日早晨,將以滲透朝露的菊花拿來擦拭身體,據說能使人長生不老。

 

  菊能輕身益氣,令人長壽,古今中外皆知,也難怪人們另將菊花稱為「壽客」、「延齡客」、「翁草」、「千代花」或「長壽花」。

 

  此外,則是有關於菊花清廉、高潔的故事。從前宮中有位叫「菊」的侍女,某天她打破了宮中重要的盤子,由於害怕主人生氣,為了負起責任,便投井自殺了。

 

  「菊」身亡之後,為了表示自己的清廉,於是變成幽靈出現,常在夜晚數著盤子:「一、二、三、……」數到九時,她便傷心的哭了出來,令人鼻酸。也因為如此,許多隱逸的詩人墨客因崇尚它的高潔情操而歌詠它,更將它與梅、蘭、竹並稱為「四君子」。

 

 菊屬於菊科宿根性的多年生草本,原產於我國的黃土地帶。株高可由數公分至數十公分不等。莖直立;葉為單葉、互生,並有或淺、或深、或半裂的羽狀裂刻。花的構造頗為特殊,為頭狀花序,外圍由多數鱗片層疊為總苞,中央為筒狀花,外圍則為舌狀花,筒狀花內有5枚雄蕊和1枚雄蕊,授粉後可結瘦果。

 

  菊花的花瓣有多種變態,有些品種只有舌狀花而無筒狀花,有些品種只有筒狀花而無舌狀花,有些品種則兩種都有。此外,還有些品種的花瓣則呈細管狀或卷鬚狀,可說是千變萬化。

 

  再談到花色,在傳統觀念裡,莫不以黃色為正色,因為黃色乃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中央土色,因此,大黃菊乃是菊花中的上品。除了黃色外,尚有紅、白、淺綠、紫、粉紅、乳白和深紫等豐富色彩。

186-秋海棠(冬)

 

學名:Begonia spp.

英名:Begonia

別名:斷腸花、相思草

植物分類:秋海棠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草本

原產地: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

花色:紅、白、粉紅、橙紅和雙色

花期:全年

用途:盆栽、吊盆、陽臺花槽、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/親切,誠懇,單戀、單相思

 

 

 

  在我國,秋海棠是一種出道很晚的花卉,一直到明朝時,文獻上才有關於它的記載。

 

  據說東海海邊有個小鎮,是個水路通商的碼頭,客商雲集,好不熱鬧。小鎮上每戶人家都喜歡種花。鎮上有個名叫貴棠的人,家有娘子、小孩和老母,靠著種花、賣花養活一家子,日子過得相當貧困。

 

貴棠娘子除了幫貴棠種花,還剪得逼手好花樣。她見到什麼花。就能剪什麼花,而且逼剪就像,左鄰右舍無不誇她的手藝巧。

 

  這天,她在街上賣花樣,一個海外來客商對她說:「大嫂啊!您剪的花樣好是好,不過您如果能做個紙花、絹花,那就更好啦,我可以給您好價錢吶!」貴棠娘子聽了客商的話,高興的說:「好啊!我做做看,要是好的話,您就買。」貴棠娘子活家後就做將起來,做了一籃各式各樣的紙花和絹花。客商一見,高興的拍手叫好,當場付了好價錢,後來都賣到海外去了。然而,貴棠夫婦雖然能種花、做花,生活卻一樣過得相當清苦。

 

  有一天,貴棠對娘子說:「娘子啊!您做紙花、絹花被客商帶到海外賣得好價錢,我想,倒不如讓我拿到海外去賣,日子也許會好過些!」娘子眼圈紅紅的,捨不得丈夫遠離家門,然而為了家計,只好點頭答應。貴棠娘子白天做花,晚上也做,又做一批紙花、絹花,貴棠就帶著這些花,搭船到海外去了。

 

  當菊花盛開的時候,貴棠出門;而當山茶吐露芬芳時,貴棠卻還沒有回來。貴棠娘子每天倚著北窗,朝海邊張望,眼淚一滴一滴的滴落在北窗下。花神憐憫貴棠娘子,就在她灑滿淚水的北窗下,長出一株花草來,葉子正面是綠色的,背面是紅色的,而那開著的花朵就像貴棠娘子滴下的點點淚珠一般,晶瑩剔透,惹人憐愛。另有一說,是由於貴棠娘子因相思過度所喀出來的血凝成的。

 

  人們說貴棠是秋天出海,這花兒也是秋天盛開,就以此花來紀念他,於是稱它為「秋海棠」;又因此花是貴棠娘子哭出來的,因此,也有人叫它「斷腸花」或「相思草」。

 

  「秋海棠」一詞,為所有秋海棠科、秋海棠屬植物的通稱。秋海棠屬的植物,多半都是常綠或落葉性的草本植物。花單性,雌雄同株異花,常頂生或腋生排列成聚繖花序。雄花較雌花豔麗而大,花被4枚,其中有2枚是花瓣,另2枚是花萼,雄蕊數目很多,有時瓣化;雌花,子房下位,由3至5個心皮組成,其外觀呈翼緣三角體,內含多數倒生胚珠,和雄花迥然不同。秋海棠也會結果,果實為蒴果,種子細小而多。葉互生,歪斜而不對稱,這也是其花語「單相思」的由來。此外,秋海棠的托葉顯著,宿存或脫落,因品種而異,以上是所有秋海棠的共通性。







188-文心蘭(冬)

 

學名:Oncidium flexuosum Lodd.

英名:Oncidium, Dancing Lady

別名:跳舞蘭、跳舞女郎

植物分類:蘭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草本

原產地:巴西

花色:以黃、褐色系統為主,淡桃色、紫桃色至濃紅色的種類亦有,但較少。

花期:10至翌年3月,但進口的全年都有

用途:切花、盆栽和庭園附木栽培

花語/黃:樂不思蜀 

 

 

  許多人之所以喜愛奇花異卉,大多是物以稀為貴,而且又足以令人感到妙趣橫生,譬如蘭花家族中的新星——文心蘭,當它的花朵盛開時,猶如舞臺上一群身穿舞衣翩翩起舞的女伶,伸出雙臂,拂動長袖翩翩起舞,其唯妙唯俏的神情,常能使賞花者拋開許多煩惱,也難怪歐美人士那麼為它瘋狂。

 

  花姿曼妙的文心蘭,在歐美各國,可是風頭十足的。每當有新品種被育出時,就如同我國的國蘭、蝴蝶蘭般的令人瘋狂不已!然而在本省,不論其花色、花型如何的迷人、繁多,卻仍然引不起國人對它的狂熱;也或許是因為引進較晚、起步慢,使得有「先入為主」觀念的國人,對它總是少了一份親切感吧!

 

  花樣千變萬化的文心蘭,它的美並未傷及嘉德麗亞蘭的端莊雍容,更沒有衝突到蝴蝶蘭的單調花色,而是如此般的詩情畫意。各式各樣輕鬆活潑的花容,不只是奇的可愛、異的可親,花色更是鮮豔奇特,有紫色、純黃、黃綠、洋紅等,應有盡有。

 

  在東南亞各國,如新加坡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地,常將文心蘭的花朵鍍金或鍍上K金後,做成胸針、項鍊、手鐲或束髮的飾品等各式各樣的裝飾品,教人看了之後,是真、是假,簡直分不清,而且還真令人眼花撩亂呢!

 

  文心蘭屬於蘭科多年生的草本,為氣生性蘭花,具有卵形、紡綞形、圓形或扁圓形的假球莖,假球莖為養分的貯藏和供應場所,其隨著營養生長的進行而增大,而隨著生殖生長(即開花結果)的進行而縮小;葉片一般為2枚,細長,圓筒狀,厚肉質,長於假球莖的頂部,較特殊的是,於假球莖的基部一般都還著生有3至5枚或更多的葉鞘;整個植株呈淡綠色,表面光滑而明亮。新的植株個體(即芽)和花梗,均由植株葉鞘腋部長出來的,這是它和其他蘭花較不相同的地方。

 

  花梗長度,一般可由數公分至60公分以上不等。至於花序,有抽出豎立後僅著花一、二朵的,也有花莖微垂多分枝且著花數百朵的。

 

  文心蘭的植株雖然因品種之不同而有許多的相異處,但它們的花朵造型,卻都擁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,亦即它們的唇瓣特別發達,且具有突起,有如仕女、小姐們鑲有蕾絲的裙擺一般,這也是文心蘭屬名Oncidium的由來,這個字是由拉丁語的onko(瘤)和edios(形)兩字結合而來的,亦即因其唇瓣具有瘤狀肉質突起而命名的。

 

  一般的文心蘭花朵,萼片通常較為短小、狹窄,上面還布滿紅褐色的斑紋;而唇瓣卻較為發達且呈扇狀,也有人說它像提琴,中間稍具裂縫,略分為二,每當花朵盛開時,就好像歐洲少女穿著長裙婆娑起舞一般,那麼的令人陶醉,也難怪歐美的愛蘭家們為它取個「跳舞女郎」(Dancing Lady Orchid)為雅號。 


190-萬壽菊(冬)


學名:Tagetes erecta L.

英名:African Marigold

別名:臭菊、臭芙蓉、蜂窩菊、萬盞燈、紅黃草

植物分類:菊科

園藝分類:一年生草本

原產地:墨西哥

花色:白、黃至橙紅間各種深淺都有

花期:全年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/友情,嫉妒,永駐的青春,下流的心態

 

 

  開花期長且歷久不衰的萬壽菊,每當花朵盛開時,總是充滿了繽紛快活的景象,因此被命名為「萬壽菊」,當然,也因此擁有「永駐的青春」等花語。又由於花葉均具有特殊的刺激味道,而贏得「臭菊」、「臭芙蓉」之名。矛盾的是,萬壽菊雖然「臭」,卻是花卉食譜中的名菜,將家中栽培的萬壽菊摘下洗淨晾乾,裹上麵糊油炸後的香味,令人垂涎三尺,就如同臭豆腐一般,聞起來非常臭,油炸後卻是香噴噴的。

 

  歐美人稱萬壽菊為「瑪麗亞的金色菊花」(Marigold),並有非洲種和法國種之分。非洲種據說是十六世紀時,西班牙統治墨西哥,有位軍官Cortez看到此花成片盛開,金黃耀眼,美麗極了,便將種子攜回西班牙種植,因其花色有如黃金般的高貴,所以將它供於聖母瑪麗亞像前,並命名為Mary's Gold,漸演稱為今天的Marigold。法國種則據稱是由於此花最早栽植於巴黎的法蘭西斯王宮庭園中,之後才普及全歐各地,故名之。不論是非洲種或法國種的萬壽菊,其原產地都在墨西哥,也都適合本省各地栽培,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亞熱帶氣候植物。

 

  萬壽菊於十八世紀初由中國大陸傳入臺灣栽培至今,算是一種相當本土化的植物。

 

  屬於菊科一年生草本的萬壽菊,全株株高20至100公分,依株高的不同可分為切花品種和花壇盆花用等品種。莖直立粗壯、多分枝,表面光滑;葉對生,羽狀全裂,葉緣具有腺點,當葉片受傷時,其腺點即釋出一種異味,多數人認為那是臭味,因此有人稱它為「臭菊」或「臭芙蓉」。美麗的花朵卻有臭味,甚至因此臭而得名,也算是少見了。

 

  萬壽菊的頭狀花序單生,有單瓣和重瓣之分,花徑由5至12公分不等,花型有菊花型、球型和康乃馨型等。重瓣花的花瓣緣具波浪狀,使得整朵花密集成蜂巢狀,有人稱之為「蜂窩菊」;花色有白、黃至橙紅間的各種深淺色,每當花朵盛開,猶如萬盞燈火齊亮,非常濃豔耀眼,又有「萬盞燈」之稱。

 

  萬壽菊因花色多以紅兩色為組合色調,而有「紅黃草」之稱,歐美人士更因此而將它視為「藝術」和「高貴」的象徵。

  非洲種的萬壽菊,西班牙人因其花型似玫瑰,而稱它為「印度玫瑰」,花語是「富貴和榮耀兼得」,更代表著「輝煌與光明」。

 

  此花也是送人的花卉佳禮,如將純金黃色的萬壽菊送人,表示「你是我的甜心」和「你照量我的生命」。將它送給情人,則有「共築愛巢」之意。



192-曼陀羅(冬)

 

學名:Datura suaveolens Humb et Bonpl.ex Willd.

英名:Angel's Trumpet, Downy Thorn Apple, Jimson, Horn-of-Plenty

別名:南洋金花、山茄子、鳳茄花、鬧洋花、風茄花、魔術師的花

植物分類:茄科

園藝分類:一年生草本,多年生草本、灌木和小喬木

原產地:印度、近東、熱帶亞洲和熱帶美洲

花期:11月至翌年2月

花色:白、黃、淡紅、紫色

用途:藥用、切花、盆栽和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/恐怖,敬愛 

 

 

   曾經有人說,若將曼陀羅的花和葉上的粉末,放進啤酒裡,讓不知情的情人喝下,那麼情人的一切將受你支配,因此有人將它稱為「魔術師的花」。

 

  佛教《法華經》裡說:「佛說法時,天生曼陀羅花,蓋梵語也。」當諸佛出現時,從天上落下的幻想性白色花朵,就是曼陀羅花。 

 

  據說此花是由兩姊弟變成的。一天兩姊弟在諸神的會議場所周圍嬉戲,回家後告訴他們的母親說:「我們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東西了!」諸神知道後非常的不悅,便把他們變成這種植物,而且諸神更賦予他們特種功效,那就是任何人吃了這種花之後,一定會說實話,且將所見的事物一五一十的全部說出來,那是因為這花是天真無邪的小孩變來的緣故。

 

  乍寒還暖的春天,繁花盈盈綻開的曼陀羅,有如天使們吹響著喇叭提醒人們,大地已回春,因為春天正是曼陀羅盛開的季節,它的英名Angel's Trumpet(天使的喇叭)就正是因此而來的。

 

 

  原產於印度、近東和中南美地區的曼陀羅,全世界約有五十餘種,為茄科一年生草本或多年生草本、灌木甚至也有小喬木,有落葉性,也有常綠性,株高可由60公分至3公尺以上不等。大型葉片卵形至橢圓形,互生,長約20公分,寬約10公分,全緣或有缺刻狀鋸齒。夜晚開花,花朵碩大而繁多,花冠花有白、黃、粉紅和紫色等,呈喇叭狀,花朵大小依品種而定,大多具有香味;喇叭花冠寬闊,先端具有五尖突;花朵綻開時,或向上(如本省原產的紫花種),或下垂(如大花曼陀羅),非常美麗。雄蕊5枚,柱頭線形;蒴果近於球形,表面密生短刺,成熟後不規則裂開,內含種子多數。花期在春、冬兩季。

 

  曼陀羅的芳名是沿用《本草綱目》上的古名而來的,別名「山茄子」和「風茄兒」。屬名Datura和另一個英名Downy Thorn Apple,都是因其果實表面密生刺狀突起而得名。

 

  曼陀羅的花、葉和種子皆可入藥,花具有麻醉止痛、除濕熱和鎮咳、鎮痛、催眠等效果,惟必須遵照醫師指示服用。此外,曼陀羅雖可供藥用,但全株有毒,尤以花和種子毒性最強;又曼陀羅常被誤認為是百合花,拿來烹調食物,結果造成瞳孔放大、口部乾燥灼熱、吞嚥困難、興奮、產生幻覺、昏昏欲睡、肌肉麻痺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這也是其花語「恐怖」的由來。

 

  各種不同的曼陀羅種類常見於各地風景區和庭園、校園中,如溪頭、谷關、陽明山,甚至各離島都有野生的歸化族群,它們的花都是又大又美,於觀賞之餘,可千萬別採來吃哦! 




194-五彩石竹(冬)

 

學名:Dianthus chinensis L.

英名:Chinese Pink, Rainbow Pink

別名:中國石竹、石竹、洛陽花、伊勢石竹、剪絨花、瞿麥、三寸石竹

植物分類:石竹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草本

原產地:中國

花色:紅、粉紅、白和淡紫色

花期:11月至翌年4月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/女性美,女性之愛,喜悅,榮耀

  

 

  色彩豔麗的五彩石竹,又稱為「石竹」,屬名Dianthus,希臘語意為「神聖美好」。在希臘神話裡,石竹是一種被神格化的香藥草植物,除了被用來供奉天神之外,也常被利用於教堂的裝飾與美化。我國,則早在唐朝時期就已入畫,由此可見,石竹在當時已成為庭園花草中的一員了。

 

  在羅馬神話裡,石竹是邱比特之花——Jove's Flower。據說在希臘羅馬時代,人們喜歡以石竹來製作花冠或花環,因為它具有「喜悅」與「榮耀」雙重意義。在中古世紀時代的習俗裡,人們會將石竹花瓣放進新人的酒杯中,並利用石竹花來布置婚禮的禮堂,象徵圓滿幸福的愛情。

 

  石竹類的花,神話故事似乎特別多。例如韓國人在很早以前就將石竹花當作占卜工具,據說若將盛開的三朵石竹花插在頭髮上,在一定的占卜時間內即可知曉一生的吉凶。如果最頂上的一朵先凋謝了,就表示晚年將不好過;如果底下的花先凋謝了,表示年輕時將會很悲哀;如果三朵花一起凋謝,則表示一輩子不好過;所以,最好的是在占卜時間內,三朵花都能夠保持完好不凋謝。 

 

  原產於中國的石竹,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。中國人自古以來即懂得應用它來治病,它的中藥名為「瞿麥」,其他另有別名叫「石柱花」、「洛陽花」和「繡竹」。瞿麥的藥性寒,味苦,可清熱利尿、破血通經,主治高血壓、膀胱炎、腎盂炎、咽喉炎、結膜炎、尿道炎等疾病。

 

   除了中國石竹外,另有幾種常見的石竹如俗稱康乃馨的香石竹(D. caryopryllus  L.)、植株莖節長而肥大的洋石竹(D. barbatus L.)、又名深山櫻的日本石竹(D. japonicus Thunb.)以及花朵可愛迷人的小天使雜交石竹(D.hybrida Hort. ”Angel”)等,不僅是我們所熟悉的石竹類花卉,也是一般常見的庭園草花。

 

  五彩石竹為宿根性不強的多年生草花,一般都作為一、二年生草花栽培。五彩石竹容易由莖基部長出側枝使植株呈叢生狀。株高15至40公分,莖直立,稜形,有明顯的節;葉十字對生,線狀披針形,呈淡綠或灰綠色。花多單生或雙生於莖頂,花徑2至3公分,非常可愛,所以有「三寸石竹」的別稱。花瓣邊緣有不規則鋸齒緣;花色繁多,計有紅、白、粉紅、淡紫色以及各色的鑲邊品種。

 

  石竹類的花大多作為切花,五彩石竹由於植株較低矮呈叢生狀,加上生性強健,容易照顧,世界各地廣為栽植,尤其在花壇布置上利用最多。目前在各地公園或森林遊樂區常可見到它的芳蹤,惟石竹耐寒而不耐酷暑,僅能當作冬季或春季草花栽培,早秋播種可望於春節前開花,晚秋播種則於春季開花。開花期間,應隨時摘除開過的殘花,以避免消耗更多的養分,如此方能維持較長的開花期。



196-向日葵(冬)

 

學名:Helianthus argophyllus L.

英名:Sunflower

別名: 葵花、太陽花、日車、望日蓮、迎陽花、日輪草。

植物分類:菊科

園藝分類:一年生草本

原產地:中美洲、祕魯

花色:黃色

花期:6至翌年2月

用途:食用、藥用、切花、盆栽和庭園露地栽培。

花語/愛慕,光輝,高傲

 

 

 

  因花朵正面常向著太陽轉動,而有太陽花、日車、迎陽花、日輪草和望日蓮等許多別名的向日葵,常給人帶來強而有力的感覺,在祕魯更被認為是太陽的象徵。

 

花朵碩大的向日葵是祕魯的國花,在該國非常受人民的喜愛與尊重,無論是神殿裡的飾花、供花,女祭司們的胸牌、髮冠等,都是飾以黃金鑄成的向日葵,所以,向日葵也被稱為「祕魯的黃金花」。

 

不管向日葵是否真的會隨著太陽而轉動,古今中外倒是流傳著許多有關於此花的傳說。這花大如臉盤,莖桿又高直挺拔,當花朵盛開、葵花子漸趨成熟時,也許因重量的關係,它總是含羞似的低著頭。至於隨著太陽轉動的故事或傳說,則大多來自希臘神話。

 

話說漂亮的少女克萊荻亞(Clytie)非常愛慕英俊蕭洒的太陽神阿波羅,可是阿波羅卻情有獨鍾於他人,傷心的克萊荻亞只好以絕食來博得同情,以露水充飢,以淚水代茶,希望終有一天能獲得阿波羅的愛。經過九天九夜不眠不休的盼望,殊不知自己的雙腳已變成了根,瘦弱的玉體更變成了枝葉,蒼白的小臉則變成了花朵。克萊荻亞容顏雖改,但是,她的心卻永遠不變,自古至今,她的臉兒始終仰望著太陽,阿波羅駕著馬車載著太陽走到那兒,她的眼神也就跟著到那兒。這朵癡情花也就是今天的向日葵,也許,它還是盼望著有一天能重拾那失落的愛情呢!當然,這也是花語「愛慕」的由來。

 

從古代印加帝國的神殿所遺留下來的雕刻中,不難發現太陽神所戴的向日葵純金王冠,被雕刻的栩栩如生。近代則有畫家梵谷所畫作的「向日葵」,不僅是藝術上的無價之寶,那畫中火樣的向日葵更讓後人深為迷惑且崇拜。

 

向日葵原產於美洲、祕魯等地。當1569年,西班牙人Monardes在他所記載的美洲植物中,曾經描述了那則沒有結果的羅曼史,所以,一時之間,大家對這種植物充滿了好奇。到了17世紀,幾乎整個歐洲都普遍種植了向日葵。此外,美國的歷史上也記載著摩門教徒的男人,在橫越猶他平原時,一路撒下向日葵的種子,讓他們的妻子、兒女,能依著向日葵的蹤跡而找到他們開拓的地方。 

向日葵的屬名Heliantnus以及英名Sunflower都是「太陽花」的意思,這些都是來自其近似太陽的花形。向日葵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植株高大,可達2至3公尺以上,近年來園藝界為了市場的須要,已育出矮性品種,株高多在80公分以下。葉片寬而橢圓,互生,全株上下均布滿絨毛。碩大的花朵著生於莖頂,為標準的頭狀花序,中央的管狀花密集排列,有如花蕊一般,呈茶褐色或黃色;周圍的舌狀花呈金黃色,有如太陽的光芒一般,整朵花的直徑15至25公分。花型則有單瓣、重瓣之分。

 

向日葵花後極易結子,就是你、我都非常熟悉的葵瓜子,可供食用和搾油;其莖可作造紙原料,用途十分廣泛。



198-一串紅(冬)


學名:Saluia splendens Ker.

英名:Scarlet Sage

別名:爆竹紅、象牙紅、西洋紅、牆下紅、洋刺桐

植物分類:唇形科

園藝分類:一、二年生草花

原產地:巴西

花色:深紅、淺紅、乳白、粉紅

花期:全年

用途:盆栽、花壇及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/熱烈的思想,熱情,精力充沛

  

 

  燦爛奪目的一串紅,猶如一串串紅色爆竹掛在枝梢,歷久不衰,故又名「爆竹紅」。

 

  鮮紅美麗的穗狀花序,對於喜歡紅色的中國人來說,可說是節慶的最佳裝飾,尤其是每年的光輝十月,除了聖誕紅之外,各個的重要場所,如總統府廣場、公園花壇、街道花壇等地方,經過造園家們的精心設計後,豔紅一片,頗具氣派,尤其搭配上翠綠的草皮綠地,更顯分外妖嬈。

 

  熱情如火的爆竹部分,其實是一串紅的花萼,而不是它的花,其花萼呈長鐘形,花謝後仍長久不落,幾個星期過後,仍然留在花莖上,眷念不去,美豔而耐看。真正的花冠也是鮮紅色的,突出於花萼的模樣猶如紅蛇吐信;另外,也有人說它酷似女人的紅唇,所以,諢號為「朱唇」。

 

  原產於巴西的一串紅,屬於唇形科,在原產地係多年生草本,而今在本省則多作為一年生草花栽培。

 

  一串紅株高30至100公分。莖直立,成四稜形,分枝多且呈叢生狀,但一般而言,分枝多寡和植株的高或矮,常因品種的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,例如矮性品種具有多枝性,而高性品種則分枝較少。葉對生,呈卵圓形,先端尖,葉面稍皺,葉緣具淺裂刻。花穗自莖頂抽出,可長達30公分左右,小花數可達五十朵以上,宿存的花萼呈鐘形,與長茼花冠同色,花色計有深紅、深紫、淺紅、粉紅、乳白和橘紅等色。

 

  一串紅花謝後極易結種子,種子成熟時呈黑色,可將此種子收集後陰乾貯藏,留至次年播種用,但一般而言,其後代容易退化,最好不要自行留種,應於來年重新購買種子播種,或利用殘株上的健康枝條來扦插繁殖。一串紅的殘株於溫暖地區可越冬,經適度修剪後,第二年可長成大株;於寒冷地區則需將殘株清除掉。

 

  一串紅因花色的關係,在市面上的商品也因花色而另有其名,如一串紫、一串橙、一串粉、一串白等,各種花色都可拿來送禮,紅色、粉紅有喜氣洋洋、滿堂吉慶的寓意,紫色、橙色則有思念的感覺,唯獨勿將白色品種送給友人,以避免對方誤會你在「詛咒」他。

 

  熱情洋溢的一串紅,由於豔紅的花色,使它成了最受國人喜愛的花卉,除了在各地遊樂區、都市的街道、安全島與鄉間的民宅,到處可見外,家庭的陽臺花槽,也是它安身的好地方。



200-勿忘草(冬)


學名:Myosotis scorpioides L.

英名:Forget-me-not, True Forget-me-not, Common Forget-me-not

別名:勿忘我、毋忘我、莫吾忘、相思草、紫草、蠍子草

植物分類:紫草科

園藝分類:一、二年生草本植物

原產地:歐洲、亞洲

花色:藍、白、粉紅

花期:早春播種夏季開花,秋季播種冬季開花

用途:盆栽、壇及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/不要把我忘記,真實的愛

 

  

  「勿忘草」,好一個羅曼蒂克的名字啊!十四世紀時,除了亨利四世選擇它作為自己的徽章外,民間更有個浪漫的傳說,人們認為只要將這花帶在身上,情人就絕對不會忘記你。在德國、義大利、英國、波斯等世界各國,許多散文、詩詞和小說作家,經常用它來描述男女間的刻骨相思。

 

  傳說中,英俊瀟灑的騎士魯德爾夫(Rodolph)與美麗的未婚妻蓓兒莎(Bertha),攜手散步於朦朧月光下的多瑙河畔,兩人以無比幸福的心情,共賞這美好的夜景。

 

  無意間,蓓兒莎看到岸邊開著可愛醒目的藍色小花,不禁說:「啊!多麼可愛的小花,可惜卻長在急流的邊緣。」

 

  「這小花如果配戴在妳的金髮上,一定會使妳更出色,更漂亮!」魯德爾夫邊說邊走到岸邊為心愛的人採花,不料花兒雖已採到手,自己卻滑落急流中。他拼命掙扎,但無情的漩滑仍將他帶往更深的水流中。魯德爾夫拼了最後一口氣將手中的藍色小花丟上岸給愛人,並叫喊著:「不要忘了我!」之後便消失了。

 

  蓓兒莎抱著愛人用生命換來的禮物,竭力嘶喊著愛人的名字,儘管聲音都喊啞了,卻再也聽不到愛人的回應。此後在她的有生之年,這藍色小花便日夜的戴在她的髮際,以示對愛人的不忘與忠貞。這就是其花語「不要把我忘記」的由來。

 

  這段流傳於德國的悲傷愛情故事,除了讓我們了解其花語的寓意外,更清楚的告訴我們,勿忘草是一種喜歡生長在水邊的草花。

 

  原產於歐洲和亞洲的勿忘草,其屬名Myosotis是由希臘語的myon(「鼷鼠」之意)和otas(「耳」之意)二字結合而來的,此乃因葉片形狀長得像鼷鼠之耳而得名。種名scorpioides,則為「蠍尾狀、卷曲狀」之意,這是因為其花序於未展開前如蠍子的尾巴,因此勿忘草也稱為「蠍子草」,歐美人士更認為勿忘草是解除蠍子之毒的植物。

 

  勿忘草屬於紫草科,為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15至50公分。葉略皺,互生,呈長廣披針形,長2至5公分,初生葉有柄,以後生於莖上的葉片,葉柄極短或無,全株均被有細絨毛。成株分枝多,花序初長時如蠍子尾部般的卷曲,小花自下向上開,花冠5裂,花徑約0.5公分,花色因品種而有藍、白、粉紅等色。花後可結卵形堅果。其種子於原產地與蒲公英一般,可靠風力吹散繁殖,惟在臺灣因氣候的關係,只能年年購買進口的種子播種,方能年年勿忘我。


202-矮牽牛(冬)

 

學名:Petunia hybrida Vilm.

英名:Garden Petunia, Common Garden Petunia

別名:毽子花、碧冬茄、靈芝牡丹、矮喇叭、蕃薯花、撞羽朝顏

植物分類:茄科

園藝分類:一、二年生草本植物

原產地:中南美洲由墨西哥、烏拉圭至阿根廷及巴西南部一帶。

花色:紅、白、紫、藍、黃、粉紅、深紫、玫瑰紅、淡藍、白底紅紋、紅底白紋等各式各樣的色彩斑駁相參,或鑲邊、或呈星形,真是五花八門,美不勝收。 

花期:因播種期的不同,加上本身花期長,所以幾乎全年均有花可欣賞。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吊缽、陽臺花槽、花壇及庭園露地栽培。

花語:有你在我就安心,與你同心,有你就覺得溫馨

斑色/眼中釘,情書被阻

 

豐富的花形和花色,可以說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;盛開中的花朵,更是美妙無比,然而,一朵一朵的姿容並非它引人注目的焦點,最重要的是它常以花海來取勝,不管是花壇、花槽或是盆栽,它總是花開滿枝頭,也難怪不需數年的時間,它以躍升為花壇及吊缽的新寵兒。

 

  矮牽牛是一種非常別緻的花,有時利用一只藤籃或木製的盒子當盆套,將它置於茶几或餐桌上,會使整個屋子的氣氛更溫馨雅致,任誰欣賞了它緋紅、白、粉紅、紫等各種色彩後,心情一定更加愉快!建議你,當你心情低落或沮喪時,何妨在室內擺上一盆矮牽牛,保證讓你忘怯一切不愉快的事,當然這也是其花語的由來。

 

  矮牽牛雖屬「牛」輩,而花姿也酷似牽牛,但兩者既不同「種」,更不同「科」、「屬」,一點兒也沒有關連。但是,一般人卻將它誤以為是牽牛花的矮化種,事實上,兩者大相徑庭。

 

  矮牽牛與牽牛花唯一的相似處,就是那漏斗狀的花形。牽牛花古稱「牽牛子」,日本人稱之為「朝顏」;而矮牽牛由於花朵酷似牽牛子,而且又好像羽毛球狀,所以將它稱為「撞羽朝顏」(即踢毽子)。

 

  矮牽牛屬於茄科半耐寒性的一、二年生草花。屬名Petunia ,來自巴西語的Petun,為「菸草」之意,此乃因其植株全身上下均布滿與菸草相仿的黏質絨毛。

 

  原產於南美的矮牽牛,全株莖葉均密生細絨毛且著生許多腺體,會分泌黏液,用手觸摸,會有黏黏的感覺。莖枝柔軟,稍呈匍匐狀。葉互生,呈卵圓形或心形,全緣,但上位葉對生。花單生於枝梢的葉腋間,花萼深裂,裂片呈長橢圓形或線形,花冠呈漏斗狀張開,花徑常在5至9公分之間,大花種則可達到10公分以上,有單瓣、重瓣之分;合瓣花的花冠緣有全緣、波浪狀,或細裂狀的;色彩繁多且極富變化,有白、紅、深紅、粉紅、紫、深紫、藍、深藍、黃、白底紅紋、紅底白紋等各式各樣的色彩斑駁相參,或鑲邊、或呈放射星芒狀、或呈網脈狀,真是五花八門,美不勝收。

 

  矮牽牛具備有繁殖容易、栽培簡單及管理放任等優點,再加上花色豐富、花期長,所以非常符合吊缽及花壇栽培,尤其是陽臺及窗臺上一籃籃的懸吊起來,保證你家可嗅得到那千嬌百媚、窈窕作態的氣息,令人心曠神怡。




204-金盞花(冬)

 

學名:Calendula officinalis L.

英名:Pot Marigold, Calendula

別名:金盞菊、長命花、茼蒿花、黃金盞、長生菊、醒酒花、黃花秋、常春花、午時花、金錢花、黃金花、夜落金錢、日中金錢、川蜀葵

植物分類:菊科

園藝分類:一、二年生草本

原產地:南歐、地中海沿岸。

花色:金黃、橙紅、鵝黃

花期:11月至翌年3月或4至9月。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花壇及庭園露地栽培。

花語/離別之痛,惜別,迷戀,失望

  

 

  金黃耀眼的色彩常被認為是太陽的象徵,連亮麗的金盞花也不例外,在古時候就曾經被稱為「太陽花」。金盞花之名,則來自其花開之形如盃狀,《本草綱目》就曾記載著:「金盞,其花形也。」

 

  希臘神話記載一位年輕貌美的小姑娘,從小就非常敬仰太陽神阿波羅,尤其喜愛他溫暖的笑容,等她漸漸的長大了,她居然已深深的愛上了他。早晨的曙光不僅帶給她無限的快樂與喜悅,瞻仰阿波羅的雄姿更成了她每天的工作;而每當太陽西下,她則感到寂莫與悲傷。由於愛的太深,漸漸的,她不眠不休的坐在草地上,癡癡的等待從東方昇起的第一道曙光。

 

  有一天,喜歡嫉妒的雲之神施計捉弄了她,將陽光完完全全的遮住了八天之久,害得癡心的姑娘枯等得因憔悴不堪而死,最後剩下的靈魂也因感動了太陽而被太陽吸了去。而她生前所枯坐的地面上,則長出了與太陽容貌相似的金盞花。當然,這也是「離別之痛」、「迷戀」等花語的由來。

 

  在中國文獻的記載裏,金盞花則是一種藥用植物。相傳在古代瘟疫流行時,有位年輕的大夫在夢中得到了神的指示,要他到東邊的原野去採集金盞花來治病,果然治癒了許多人,因而被朝廷升為御醫。據說被蜜蜂螫傷,用搗碎的花朵敷於患部也可以消腫。金盞花也被稱為「醒酒花」,大概是因為宋朝梅堯臣曾賦詩曰:「鍾令昔醒花,豫章留此花」和「從此不能醉」而得名的吧!

 

  歐美的書籍上則記載著,古代的婦女們若不滿意自己的頭髮顏色,就用金盞花搗汁將頭髮染成金黃色,以增加其丰采;近年來,金盞花也常被用來煮花茶,據說味道還不錯呢!

 

  原產於南歐及地中海沿岸的金盞花,為菊科一、二年生草本。株高50至60公分,矮性品種則大多在30公分以下。葉互生,呈長橢圓形,厚質多汁,類似茼蒿葉,無柄,葉片基部抱莖,全株滿布茸毛。花莖直立、分枝多,頭狀花序單生於莖頂,總花梗粗壯,具多花性;舌狀花黃色或橙黃,中央的管狀花則為黃色或黑褐色。花型除有單瓣、重瓣之分外,更依花徑的大小而分為大輪種(花徑在10分以上,多作為切花)、中輪種(花徑在6至8公分之間,可作切花或盆栽)和小輪種(花徑4至6公分,具多花性,多作為盆栽和花壇栽培用)。

 

  金盞花的花期甚長,可長達數個月之久,所以,又有「長春花」之稱;在古代,金盞花更因花期長而被當作忍耐的象徵,故常被作為結婚典禮的飾花,以祝福新人永浴愛河。金黃的色彩在中國更象徵著黃金和錢財,所以,金盞花也被稱為「金錢花」和「黃金花」。此花不僅盛開時花色金黃,於夜間明月下欣賞,花色更是耀眼,我們的祖先當然更當仁不讓的將它取名為「日中金錢」和「夜落金錢」。

 





206-聖誕紅(冬)

 

學名: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. et Klotz.

英名:Common Poinsettia

別名:向陽紅、猩猩木、一品紅、雁來紅、老來嬌

植物分類:大戟科

園藝分類:落葉灌木

原產地:墨西哥

花色:猩紅、粉紅、乳白

花期:10至翌年3月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花壇和和庭園露地栽培

花語/祝福您,我的心在燃燒,支付

 

 

 

  有一則敘述花的來源的故事這麼說:當大地只有樹、草,沒有花的時候,很關心地球的造物者,派一個善良之神前來調查,看看這地球上到底還需要增加些什麼?

 

  善良之神後來在山雲國找到一位失寵的皇后,皇后很感動的說:「如果我的要求不狂妄的話,那就請為大地再添一些花吧!」

 

  當造物者聽了善良之神的稟報後,也讚賞的說:「真是美麗的願望啊!」然而,花要如何製造呢?造物者傷透了惱筋,決定派女孩們去擔任這項美化世界的任務。

 

  春天有全身雪白的梅姑娘與喜歡穿紅衣的杜鵑來擔任;夏天則由綠裙白衣的荷姑娘與喜歡綠裙紅衣的蓮姑娘來擔任;而秋天則有隨風飄香的桂姑娘與具有傲然之氣的菊姑娘;但冬天來臨後,世界被冰雪掩蓋了,白茫茫的一片,女孩們更因禁不起冰雪的摧殘而開不出花來,這該怎麼辦呢?造物者又說:「可是冬天沒有花是不行的,你一定得想想辦法。」

 

  第二天近午時分,當他們來到雪地,一大群小孩正在高興的嬉戲,只是非常奇怪:為什麼都是男孩,而沒有一個女孩呢?善意之神說:「他們不怕冷,但開花仍是不成的,難道不能在冰冷的寒風中,發現到能夠像花的東西嗎?他們被冰冷的風吹著,凍的愈厲害,面頰愈紅潤,那樣在白雪上,不是很美嗎?」

 

  造物者說:「你的意思,不是花,但可以像花一樣的美,對不對?」於是他招呼了一個面頰比太陽還要紅的小男孩過來。小男孩過來後,從屋裡忽然又跑出來一個小女孩,因為她知道小男孩要變成花了,他是她最要好的男伴,所以要求跟隨男孩一道去。

 

  造物者起初還有點猶豫,最後還是讓它們兩個一起下降到一戶人家的圍牆邊。不多久,圍牆邊長出一棵頂端葉子紅得比血還要紅、比夕陽還要豔的小樹;另外一棵變不出紅色,但卻黃的像月亮,亮的像星星,一樣非常美麗且耀眼。

 

  這時候,教堂的鐘聲響了,人們也紛紛走出家門,走向教堂,去慶祝耶誕節,而那「樹花」正好趕上這場熱鬧,所以被稱作「聖誕紅」。從此以後,每年一到耶誕節前後,它總是準時的披上紅衣黃衫,興致勃勃的在寒風中展開笑顏。

 

  聖誕紅,顧名思義,就是於聖誕節日裡會綻放豔紅燦爛的花朵而得名;英名除了Poinsettia外,又稱為X'mas Flower,也與中名的「聖誕紅」相類似;日本人則以「猩猩木」稱之,這也是取其色豔而紅之故。

 

  聖誕紅的株高0.5至4公尺不等,老莖木質化、中空,呈黃褐色,嫩莖則呈鮮綠色。葉為披針盾形或卵圓盾形,葉脈明顯,葉及莖上均含有多量的白色乳汁。而我們所看到的紅色花,並非它真正的花,而是它的苞片,呈披針形或橢圓形,顏色計有猩紅、乳白、黃色等;真正的花很小且頗為特殊,形狀如盃,萼片鑷合,雌雄同株異花,為單性花,每當花朵盛開時,有如一群齊詠聖歌的小鳥,下次看到它時,不妨多留意一下,可是非常奇妙的哦!



208-東亞蘭(冬)

 

學名:Cymbidium hybridum Hort.

英名:Cymbidium

別名:東洋蘭、虎頭蘭、新美娘蘭、喜姆比地蘭、喜姆地蘭

植物分類:蘭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草本

原產地:東南亞的高山地

花色:黃、白、紅、淺綠、粉紅、桃色等。

花期:10至翌年6月,進口的全年都有。

用途:切花、盆栽和庭園露地栽培。

花語:粉紅色/熱情

白色/癡情

綠色/歸心,立志

 

 

華麗而不失優雅的東亞蘭,實為中國蕙蘭的近親,兩者同屬於蕙蘭屬。蕙蘭屬一般可分為兩大類,第一類為大家所熟悉且原產於溫帶和亞熱帶山區的「中國蕙蘭」,這類蘭花植株較小,葉細小而狹長,花朵亦小,色彩雖樸素,但是,卻具有迷人的芳香;另一類則為原產於熱帶地區的「東亞蘭」,此類蘭花植株較高大,葉片寬廣且狹長,不僅花朵碩大,色彩更是多而亮麗,而唯一欠缺的,就是不具有一丁點兒芳香。

 

我國栽培蘭花的歷史悠久,早先栽植的大多為本土原產的小花種蕙蘭;一直到民國初年,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的華麗蘭花如蝴蝶蘭、石斛蘭、嘉德麗亞蘭等蘭花,經由歐美國家的栽培改良,而傳到東方,其中更包括了花型碩大的東亞蘭,這也是為何到目前為止,人們一見了它,總是將它誤以為是「西洋蘭」的緣故。

 

東亞蘭雖不具有任何的芳香,但卻不會因此而遭人冷落,畢竟,它那顏色多變的花朵,仍是受人歡迎的。

 

東亞蘭的屬名Cymbidium,西臘語為「船、舟」的意思,此乃因其稍呈拱形且寬闊平坦的唇瓣,模樣類似一艘氣艇而得名;此外,東亞蘭也稱為虎頭蘭,一說其唇瓣花紋類似虎頭,一說其花朵碩大如虎頭,種種說法,莫衷一是,但筆者認為,還是「東亞蘭」這個名字最為貼切,你認為呢?

 

東亞蘭除了花朵碩大外,花期更可長達一至二個月以上,目前在業者的大量生產下,除了供給盆栽外,也已開始供應切花,在日本、澳洲都極為風行。近年來,更由於都市空間的縮小,大型種已較少利用於盆栽,且漸漸被中型種和小型種所取代,大型花種則利用於切花較多。

 

東亞蘭為蘭科多年生的草本花卉。全株株高由40至100公分不等;葉片革質,細長如劍,長80至120公分,呈黃綠色;假球莖呈球狀,是附著葉片、花梗和根群的重要器官,也具備貯藏水分和養分的功能。根極為特殊,除了支持作用外,更有吸收、貯藏水分和養分的功能。

 

春天是假球莖萌生側芽形成新株的時候,當新芽的葉片停止延伸時,莖部即開始形成貯藏養分和水分的心形假球莖。

 

每年的秋天到翌年的春天,甚至初夏,是東亞蘭的開花季節,未開過花的新株,會由假球莖的側面抽出新的葉芽和花芽,當花芽抽出後,花梗漸漸伸長,當溫差大時,花苞將綻放;而開過花的假球莖則不再開花,而且經過兩三年後,葉片將自然的漸漸枯萎,而留下老球莖。

 

東亞蘭的花梗可長達60至100公分,通常大花型種的花梗可達100公分以上,花徑也在10公分以上,但著花數較少,一般只做切花利用;而中花型種和小花型種,花梗長為60至70公分,花徑則為6至7公分,花朵雖然較小,但著花數多,一梗可著花30朵以上。

 

東亞蘭的花色可說是蕙蘭屬中最為美麗且多變的,計有黃、紅、白、粉紅、桃紅和黃綠等,是一種觀賞價值極高的蘭花植物。


210-金蓮花(冬)

 

學名:Tropaeolum majus L.

英名:Garden Nasturium、Indian Cress

別名:旱荷花、荷葉蓮、旱金蓮、戰勝紀念花

植物分類:金蓮花科

園藝分類:一、二年生草本

原產地:南美洲

花色:橙紅、橙黃、桃紅、緋紅、鮭肉紅、黃、橙、及黃底紅斑等。

花期:12月至翌年4月。

用途:吊缽、盆栽、陽臺花槽、花壇及庭園露地栽培。

花語/愛國心、戰利品 、戰勝紀念

 

 

你是否看過不種在水中的蓮花?又名旱蓮花、荷葉蓮的金蓮花,就是不長在水中而生長於陸上的蓮花。

 

  耀眼奪目的金蓮花是秋冬至春天的草花主角之一,生長迅速而且開花繁茂,奇特的植株造型,不僅人見人愛,還可供作童玩。著生於匍匍莖上的盾狀葉,由於葉面含有蠟質可以滴水不沾,在晨露未乾或澆上水滴時,晶瑩剔透的水珠在葉面上凝聚滾動的情景,相當迷人且有趣,是小朋友最感興趣的童玩之一。此外,因著生於長柄上的盾狀葉猶如戰士的盾甲,而有「愛國心」、「戰利品」、「戰勝紀念」等花語,當然,這也是其屬名Tropaeolum(為「盾」之意)的由來。

 

花色豔麗、熱情滿懷的金蓮花,根、莖、葉、花和果實均可供食用。肥厚的根莖富含澱粉和汁液,為救荒植物之一;莖、葉和花因含有特殊類似山葵的辛辣芳香味,可夾在三明治中,或配合蔬菜當沙拉鮮食,甚至還可以沾麵糊油炸,更是別有一番風味。

 

原產於祕魯的金蓮花,於1911年從南美洲飄洋過海,經日本而來臺灣,除了厭惡高溫多濕的夏季外,對於本省的環境已非常能夠適應,也因此從秋末到春天,都可以欣賞到它美麗的姿色,是一種很好的花壇和庭園植物。

 

金蓮花為金蓮花科一、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植株具匍匐性,蔓性莖多分枝,可伸展達4公尺之長,亦可攀爬他物而上,所以,株身極矮,大約僅十餘公分。粉綠色的葉片,互生,葉圓型似荷葉,邊緣呈波浪狀,細長的葉柄比蔓性莖更具纏繞性,也能攀附他物而上。花朵類似戰士的盔冑,具花萼五枚,中下端合生,呈長筒狀,並向後方延伸成為「距」(Spur),有如公雞腳上的突起一般,內含蜜汁,所以,頗能招蜂引蝶的;花瓣基部細長,瓣緣圓形,近喉部有毛齒狀突起;花型有單瓣、半重瓣和重瓣之分,單瓣者花瓣五枚,重瓣者則可多達20至30枚,花徑5至8公分不等。花色豐富,計有黃、橙黃、橙紅、桃紅、緋紅、鮭肉紅及黃底紅斑等。

 

據歐美的醫學報告指出,金蓮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,可用來防治感冒和敗血症,對於肺部和支氣管也很有益處;莖葉所含的辛辣成分,可用來製造抗生素和調製香藥草茶;此外,據說將金蓮花的花和莖葉與蕁麻葉、橡樹葉混合後,浸泡於酒精中放置兩星期,每日以適量浸液塗抹頭皮並加以按摩,即可防治禿頭。

 

你是否也想種植金蓮花呢?建議你選擇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環境,在早春或秋季播種。由於在較貧瘠的土地上金蓮花反而能開出較多的花,所以,建議你,金蓮花在生長期間切勿施肥過多,否則它可是只長葉而不開花。還有一個優點,那就是金蓮花的香味極易吸引食蚜蠅,可用來防治蚜蟲,真可說是花圃中的金武士呢!



212-蠟梅(冬)

 

學名:Meratia praecox Rehd. et Wilson

英名:Carolina Allspice, Winter Sweet, Sweet Shrub

別名:臘梅、黃梅花、金梅、九英梅、唐梅、黃梅、巴豆花、素兒

植物分類:蠟梅科

園藝分類:落葉性灌木

原產地:我國

花色:金黃

花期:12至2月

用途:食用、藥用、切花、盆栽或庭植

花語/慈愛,戀愛,依戀

 

  

  蠟梅以其花黃似撚蠟,又以在臘月盛開而得名「蠟梅」或「臘梅」。自古以來,就在我國古老社會裡占有極高的評價,號稱「一品九命盟主花」,《花經》、《瓶史》都曾經提到過它。蠟梅非梅,在植物分類上各屬不同的科別品系,正如范成大《梅譜》上所載的:「蠟梅本非梅類,以其與梅同時,而香又近。」因此,人們很自然的便將和梅聯想在一起。

 

  冬天來臨百花凋零時,蠟梅卻英姿煥發,纖細的枝幹上,綻放出數不清的金雕蠟鑄般的黃色花朵,姿態婀娜,清香四溢。它那疏散的灰褐色枝條雖不如紅梅枝條那麼蒼勁,但卻有「玉質紫金衣,香雪隨風蕩」的清姿麗質。宋代詩人王十朋詠蠟梅的《點絳唇》中亦有「蠟換梅姿,天然香韻初非俗。蝶馳蜂逐,蜜在花梢熟。岩壑深藏,幾載甘幽獨。因坡谷,一標題目,高價掀蘭菊。」的詞句。

 

  蠟梅為我國特有的珍貴花木,每年冬季至翌年早春先葉而開花,花色黃澄澄金燦燦的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「蠟梅,釋名黃梅花,此物非梅類,因其與梅同時,香又相近,色似蜜蠟,故得此名。」《花鏡》中也有這樣的記載:「蠟梅俗稱臘梅,一名黃梅,本非梅類,因與梅同放,其香又近似,色似蜜蠟,且臘月開放,故有是名。」

 

  除了以上提到蠟梅的別名外,民間還叫它「巴豆花」,原因是蠟梅的種子有毒,可做為瀉藥。此外,蠟梅也叫「素兒」,這名字的由來是這樣的:據《賓朋宴語》記載,宋代詩人王直方的父親中有許多美麗的侍女,其中有一名叫素兒的,長得非常漂亮。有一天,詩人晁原咎到他家,王直方折了逼枝蠟梅贈晁,晁賦詩答謝,詩曰:「去年不見蠟梅開,準擬新枝恰恰來;芳菲意淺姿容淡,憶得素兒如此梅。」而被傳為佳話」。

 

  蠟梅為原產於我國中部地區的落葉灌木,株高2至5公尺。幼莖略呈方形,幹叢生而分枝多。葉對生且具短柄,平滑無毛,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,全緣,先端漸尖且基部鈍圓,長10至20公分。花為兩性花,單生,具短柄和杯狀花托,花被為螺旋狀排列,萼片和花瓣不易區分,大都呈花瓣狀,一般可分三層,外層為黃色廣卵圓形的花瓣狀萼片,內層褐紫色,呈長橢圓形且較短,最內層則呈卵形,最具芳香,花後可結長橢圓形的瘦果。蠟梅樹全株具油細胞而有芳香味,它的芳香味讓人聞了心生「依戀」、「慈愛」的感覺。


214-長壽花(冬)

 

學名:Kalanchoe blossfeldiana Poelln.

英名:Kalanchoe

別名:壽星花、多花落地生根

植物分類:景天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多肉植物

原產地:馬達加斯加

花色:紅、粉紅、橙紅、桃紅、黃、乳白等。

花期:12月至翌年4月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花壇和庭園露地栽培。

花語/堅忍

 

 

 

  花期極長的長壽花,是秋冬甚至春天的主要室內盆花之一,花朵繁多,是觀賞價值很高的花卉植物。每年到了秋冬之際,正是長壽花進入開花的季節,加上有個吉祥的名字,所以,在佳節慶典中頗受歡迎。

 

  長壽花以其歷久不謝的簇生花朵著稱於世,也是其名稱的由來。在分類學上,它屬於景天科的多肉植物,所以,它的生長習性與大多數的景天科植物一樣,不僅耐乾燥,同時也相當耐寒,對於環境具有相當的忍受性,這也是其花語「堅忍」的由來。

 

  在眾多的景天科植物中,生性強健的長壽花可真是天之嬌女,由於本省一年四季均適合它的生長,加上特長的花期,每當花朵盛開時,奼紫嫣紅,難怪深受眾人的呵護與喜愛。

 

  原產於馬達加斯加的長壽花,屬於景天科,大多為半矮性的多肉植物。全株株高15至30公分;葉對生,基部直接連接於莖上,葉緣稍具淺裂刻,葉形則呈圓形或橢圓形,由於其莖葉均為肉質,可貯存大量的水分和養分,這也是其強健易栽,到處都可以表現它那堅忍特性的原因。

 

  長壽花的花序為聚繖花序,花序上聚滿細小擁簇成團的花朵,開花時有如天上繁星密布,色彩鮮豔的小花非常醒目,所以,也有「壽星花」之稱;每朵小花具有十字形的花冠,花色則有紅、深紅、橙紅、桃紅、黃、乳白等,其中深紅色品種的莖較長,常被切下來供插花用。近幾年來,由於插花形態的改變,例如自由花、歐式花的盛行,只要花色美豔的花,不管其花莖長或短,就連花莖僅達數公分的花材都可以供利用,也因此,花色繁多且插瓶期甚長的長壽花,已是供不應求了。

 

  長壽花和聖誕紅一樣,也是著名的「短日照」植物,植株長高後,需於日照十二個半小時內的短日照下,才能產生花芽分化;開花與否,則受溫度所影響,在短日照下,日溫攝氏20至25度,夜溫15度,可開花正常;若在高溫下,開花被抑制,所以,在北部春夏間開花較旺盛,在南部,則可全年開花不斷。

  長壽花盆栽多在11月開始大量上市,一直持續到翌年的三、四月間,雖然花期頗長,但是,不恰當的管理還是會使花期縮短,所以,開花期間的管理依然非常重要。最適合長壽花生長的環境是白天明亮、夜晚黑暗的地方,因此,白天要盡可能的放在有日照的窗邊,夜晚則應放在沒有燈光的房間,這樣各枝端的花芽才會逐一分化,進而開花;如果夜間仍然明亮的話,花芽將無法持續開放。

 

  又名「壽星花」的長壽花,宜送給父母、祖父母和老人家等長輩,不僅因它有個吉詳祥的名字,也因為它那堅強的生命象徵著「老人身壯力健,福壽康寧」,意義也顯得特別的深遠。此外,高性品種的長壽花也稱為「好運花」,象徵著「好運齊來」,朋友喬遷或開幕誌慶,它則成了最佳的賀禮。



216-金魚草(冬)

 

學名:Antirrhinum majus L.

英名:Snapdragon

別名:龍頭草、兔子花、龍口花、洋彩雀、孟買彩雀、獅子花、彩雀花

植物分類:玄參科

園藝分類:多年生草花

原產地:地中海沿岸。

花色:黃、白、橙、粉紅、紫紅至深紅

花期:12月至翌年6月

用途:切花、盆栽、陽臺花槽栽培、花壇及庭園露地栽培。

花語/多嘴,傲慢,好管閒事,愛出風頭

  

  張著大嘴巴的金魚草,其花語為「傲慢」、「愛出風頭」,仔細觀察其長相和習性,似乎與「傲慢」不相干;但是,由它的花形及花色,倒是與「多嘴」、「愛出風頭」較相配。

 

  金魚草也稱為「孟買彩雀」或「洋彩雀」,據說是一種多情彩雀的化身。相傳牠們被惡魔趕盡殺絕,幸好被一對好心的夫婦收留,而彩雀們在百年歸老前,便化作彩雀花供兩人和世代子孫觀賞。

 

  此外,西洋人因其串生的總狀花序與龍頭相似,花瓣又像龍口狀,所以叫它「龍口花」或「龍頭花」;不論是如何怪異的稱呼,總免不了與動物有關,由此可知,這種花在形態上與動物的長相頗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 

  金魚草屬於玄參科,雖為多年生植物,但是,在園藝應用上卻多作為一、二年生草花栽培。株高20至100公分,可分為高性種和矮性種。莖直立或多分枝呈叢生狀,基部常呈木質化。葉全緣,呈長橢圓形,下位葉對生,上位葉有些互生;葉色除綠色葉外,也會隨品種而改變,例如紅色花或紫紅色花品種,莖和葉會略帶紫紅色,這點可供讀者於選苗時作參考。

 

  它那外形奇特的花,在植物形態學上特稱之為「假面形」,這也是玄參科植物特有的奇異花形。小花長2至6公分,花冠中下部合生呈筒狀,上部具二唇瓣,上唇瓣中前方有兩個龍鼻狀突起,翼端三裂;下唇瓣稍前伸二裂,使整朵花看起來像龍頭一般。而小花未開時,用兩指輕壓小花喉部兩側,上下兩唇部也隨之張開,並發出「波」的聲音,恰如兔子唇部的活動,神態特殊有趣,非常受小朋友們的喜愛,也是一種極佳的自然教材。

 

  除了西洋的花語外,根據民間傳說,每種花色的金魚草都有它不同的寓意,例如紅色花代表「鴻運當頭」,黃色代表「金銀滿室」和「金碧輝煌」,白色代表「心地善良」,粉紅色代表「龍飛鳳舞」,紫色代表「花好月圓」,而雙色花則代表「一本萬利」;此外,則以「金魚」二字象徵「有金又有魚」,將它當成一種吉祥的花卉。


218-四季桔(冬)


學名:Citrus microcarpa Bonge.

英名:Calamondin, Round Kumquat

別名:金桔、公孫桔、圓果金柑

植物分類:芸香科

園藝分類:常綠灌木

原產地:我國南方

花色:白

果色:金黃、橙紅

花期:全年,但以秋季開花最盛

觀果期:全年,但以1至3月結果最盛

花語/吉利,四季吉祥,四季如意

 

  

  俗稱金桔的四季桔,是農曆春節期間最常見到的觀果植物之一,不論是盆栽或是切花,到處都可以看到它結實纍纍,因為只要意味著喜氣、吉祥的事或物,都是我們中國年節中所不可或缺的。也因此,代表著大吉大利的四季桔在農曆春節期間,可以算是最具年味的植物了。

 

  非常討人喜歡的四季桔,因果色金黃,又稱為「金桔」。「金」代表黃金,「桔」則表示吉利,都是中國人最盼望得到的,如此每到春節來臨,雖然它的價值不貲,卻依然有許多人買回家擺飾,以討個吉利,盼望來年黃金財富滾滾而來。 

 

  原產於中國南方的四季桔,為芸香科的常綠灌木,株高可達數公尺以上。葉呈長橢圓形,長5至6公分,寬2至3公分,葉面光滑亮綠。小花雪白,頂生,為5瓣小花,一年四季都會開花結果,所以稱為「四季桔」。此外,當植株結實纍纍時,新長出來的莖葉依然開花不斷,因此又有「公孫桔」之稱;然而,花朵仍以秋季開花最盛,結實率也最高。

 

  四季桔的小花,芳香撲鼻,這種香味是芸香科植物特有的芳香,每當花朵盛開時,常招來群蜂訪花採蜜。花後可結果,果實呈扁球形,初為深綠,成熟時轉為橙黃色,掛在樹上,猶如成串的黃金果實一般,也難怪中國人會如此的喜歡它。

 

  四季桔一般多作為春節的應景植物,尤其是家中的長者,不是將它植於大盆中,就是將它種在庭前,除了表示「四季吉祥」、「既有金,又有吉(吉利)」的寓意外,尚有「鎮宅避邪」的意思,非常適合做為春節花禮來贈送。

 

廣東、香港地區則認為:四季桔僅適合送給自己的親人,不宜送給他人,因為他們認為若將吉祥送了出去,自己就變得不吉祥了。


220-梅花(冬)

 

學名:Prunus mume Sieb, et Zucc.

英名:Flowering Apricot

別名:白梅、梅仔

植物分類:薔薇科

園藝分類:落葉小喬木

原產地:我國

花色:紅、白

花期:12至翌年1月

用途:食用、切花、盆景、庭園樹

花語/忠實,獨立,堅毅

 

  

  在大地尚未甦醒的時候,梅花卻早已精神抖擻,爭奇鬥豔的來到人間。它給大地帶來了生機,給春天帶來了訊息,不僅鼓舞人們,更為人們帶來了希望。

 

  臺灣原本是不產梅花的,但是,於明朝末年先民來臺時,梅樹也自華南來到了臺灣,廣植於中部中央山脈的西側,亦即大甲溪、大肚溪和濁水溪的上游地區。一、二十年前,由於社會上掀起了廣植梅花運動,使得梅花的栽植更加的普及,而盛大的梅花展更相繼於各地舉行;音樂界、美術界也紛紛以梅花為主題,舉辦各項的表演或比賽等,致使全國上下陶醉於梅花高雅的性格和堅忍的精神之中。

 

  梅花綻開於寒冷凜冽的冬天裡,冰貞雪心,絕世風華。由於梅花具有傲骨凌寒的骨氣和傲霜鬥雪的堅貞性格,所以,常被人們拿來比喻自己的忠心不二和堅忍不拔。根據《江陰縣志》的記載,該縣曾有一位名叫王璉的妻子陳氏,在王氏死後立誓守節;有一天,當她聽到外面有人懷疑她的貞潔謠言時,立刻將正含在嘴裡的鹹梅果吐在地上,並對天發誓說:「如果我有二心,這顆果核隨即腐爛,否則請讓果核發芽長大成樹,且枝葉日漸茂盛。」這時又有人懷疑她將果核調換了,然而,非常奇怪的是,等到這棵梅樹上的果實成熟時,摘下來一嚐,人們卻發現所有的梅子竟然都略帶有鹹味呢!

 

  冬天至早春是梅花的花期,在百花之中,它是最早綻放的一種。當梅花綻開時,燦爛似雪、高潔暗香、氣韻清芬、風格高雅,不畏冰雪、不懼風霜,鐵骨冰心、剛忍自強,不僅涵容著我中華民族堅忍不拔、奮勵自強的精神,且代表著我們國家古樸、風雅、高潔、雄邁的氣勢。

 

  除了現代人對梅花作如此的觀感外,古人更將梅花人格化,尤其是詩人墨客們,將梅花與蘭、竹、菊並稱為「四君子」,以為艱苦卓絕、高雅雄健、謙虛豁達和剛強不屈的象徵。梅花和松、竹配植,成為「歲寒三友」。早年在大陸,梅花可是冬季重要的庭園花木,散植於路旁、橋畔、籬下,當欣賞枝頭上吐露著芬芳時,可是非常的詩情畫意呢!而若在山坡、公園、庭院、湖邊成片栽植,花開時節,暗香浮動,人們彷彿置身於仙境一般。

  人們除了愛梅、賞梅外,更講究梅花的造型,因此,凡畫梅,都以「古、峭、奇、拙」四字為勝。而剪取梅花插入古瓶,清香襲人,幽香滿室,是非常高雅的裝飾。

 

  梅花以「疏影橫斜」為傑。而賞梅的標準是:貴稀不貴繁,貴老不貴嫩,貴瘦不貴肥,貴合不貴開,謂之為「四貴」。

 

  屬於薔薇科的梅花,為落葉小喬木。株高5至10公尺。幼枝綠色,小枝光滑,芽有短柔毛,老枝則呈刺狀。葉互生,卵形,有柄,生於花後。花1至3朵叢生,無柄,單瓣或重瓣,萼片和花瓣各五枚,花瓣圓形,富清香,雄蕊多數,雌蕊一枚,花後可結球形核果,一方有淺溝,成熟後轉為黃色。

 

  梅花品系眾多,目前已達數百種,有野梅系、紅梅系、緋梅系、杏梅系等多種;花色亦繁多,但仍以紅、白兩色為主。